新闻资讯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全国服务热线 15053982008 在线咨询

一起了解古建彩绘的起源及发展

时间:2021-02-28 14:49:26

       在我国古建历史上,彩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古建彩绘在柱、梁、枋等处绘制图案花纹,是富有特色的建筑装饰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建彩绘的起源及发展。

       从文献记录来看,《礼记》中道:“楹,天子丹,诸侯黝,大夫苍,士黈。”这段文字说明色彩的象征性已经形成了礼制,与社会的层级身份相匹配。

       夏朝就有了“日、月、星辰、群山、龙、华虫、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”十二章纹样,并以五色绘制,以区分贵贱层级——“楹,天子丹,诸侯黝,大夫苍,士黈”。

       此时建筑装饰还处于萌芽状态,还没有形成了独立的建筑装饰类型,彩绘、雕刻、绘画还杂糅不分,其中由于张挂织物和金属包镶所产生的装饰构图,在后来的装饰中产生了很大影响。

5ff5674ea5040.jpg!800X.jpg

       春秋时期有了彩绘的雏形,从考古实证来看,秦汉时期西蜀成都已经出现种类繁多的精美漆器,对大漆运用的推测应该可以推及木构建筑的承重结构、上漆技术已经不是问题,故有“山节藻棁”和“设色施章”之说。

      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,彩绘在装饰纹样上出现了卷草、莲花、火焰、飞天等图案,宝珠和曲水万字也占据一定装饰身份,二方连续、四方连续两种式样均已有,这也影响了后期隋唐彩绘风格的发展。

       盛唐是我国彩绘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阶段。《营造法式》“彩绘作”总结了隋、唐、五代以来流行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工艺及作法,规范了按工艺程度、图纹用意及材料划分若干层级,按层级的不同施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上。

      《营造法式》规范了六种基本做法:五彩遍装、碾玉装、青绿叠晕棱间装、解绿结华装、丹粉刷饰和杂间装。图案大多以红色作底,青、绿、朱、白、黑五色攒退,色彩鲜艳,以暖色为主,图案线条刚劲有力,图案纹样多以花草为主,布局没有三廷之分,总体效果疏朗大气。

       宋代的建筑形式比唐代规模更宏大,彩绘的表现手法也更为丰富。其特点是用墨更讲究笔法的流畅飘逸、线条的刚劲挺拔,花纹图案也变得活泼多样。在操作技法上,宋代以线条轮廊和图案造型为主、以退晕技法为辅、以青绿为主色、以红黄为陪衬,风格清淡雅致。

       由于宋代禁止民间私设金炉溶金,所以彩绘中很少用金饰,这也成为宋代彩绘的一大特色。元朝时画工们在额枋彩画上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旋子纹样。旋子纹为一圆形而富有旋转动感的花卉装饰图案。以后旋子纹也成了明清两代彩画中一种很重要的纹样。

       元立国不到百年且战乱不止,现今留存的彩绘很少,只有山西永乐宫、洪洞广胜寺等几处实物。但分析研究这些仅存的实物可以得知,元代彩绘对我们建筑装饰的发展仍有一定的贡献。

元代彩绘主要是以青绿为主调、同时辅以黑白线作各部图案的轮廊线,使作品更加明晰典雅。元代还创造了在建筑物的枋心添加泥塑图案这一新的技法。北京雍和宫北出土有元代亭子彩画。

       元代的建筑在北京留下的不多,现在认定北京元土城遗址公园为元代土墙。北京城的城墙里一度存有元大都内的彩画,但是其等级不高,无金,没有暖色,只有蓝色和绿色。现在都不复存在了。

602f1bf1027bb.jpg!800X.jpg

       明清的彩画与各历史时期的彩画相比,实物保存较完整。明清时期建筑彩画的制作手法已经完善:衬底衬色技术、罩染技术、堆粉贴金技术、调色全色术、叠晕技术等等,都有所发展和提高。

       明清时期的彩画还有一个突出之处,就是产生了以青绿两色为主的冷色调,这使得建筑装饰的色彩和造型更趋向优雅耐看。

       明代木构彩画以梁、檩、额枋等柱头以上部分为要点,斗拱上的彩饰只作单色平涂或单色退晕为主,这与宋代相比,显得较为“轻描淡写”。旋子彩画在用色上很少用红色,尤其慎用金色,较多为“点金”,给人以冷艳高雅而沉静之感。

       清代彩画,除了继承了过去的传统,在取材和制作方法上还有了新的变化,使传统的建筑彩画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。此时期,制作更加规范、等级更加严密,吸收了满族、蒙古族和西方的一些装饰特点,装饰手法与纹饰纹样十分丰富,使之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画的窠臼,形成了具有清代风格的“清式彩画”。

       清式彩画的色彩基调以青绿色的冷色调为主,用红的范围比明代多了。康乾年间,彩画的用金量骤增,故宫的太和殿、奉先殿使用金箔面积占50~100%左右。

       制作工艺上,清式彩画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,结合沥粉、贴金、扫青绿等手法来加强装饰效果。到了清代,彩绘发展已高度成熟,官式彩绘可分为五类,即:和玺类、旋子类、吉祥草类、苏式类和海墁类,每科画种又分多种作法。

       清代彩画在材料的使用上有了更多的突破。除了传统的石头色,画动物、包裹和白色生活所需的植物色也被广泛使用。更突出的是,为了使彩画符合建筑档次的需要,昂贵的黄金也被广泛使用,使得建筑显得金碧辉煌,光彩夺目。

       清代建筑彩画无论是规模、品种、色彩、工艺等都有长足的进步,达到彩画史的较高峰。有人可能会好奇,为何建筑物上非得要有彩画呢,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看?

       其实涂饰面层对木结构防腐防蛀的作用,而纹样则源于生产生活中编织、金工等活动。古代彩绘有宗教的图腾和权力的象征,以及后来更多的关于吉祥和趣味的追求。对于“秩序感”和“美感”的要求,纯粹的“艺术意志”的萌发。

       中国的建筑彩画,随着时代的发展,而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,它从不同方面向人们展示并强化了,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       建筑彩画色彩是历史建筑原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应该对其加以保护,以免造成历史信息的缺失。

       古建筑之家——中国古建筑以线上+线下的模式,建筑+互联网+文化继承和发扬建筑文化,将传统的文化植入建筑材料,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,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,融合中西,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,倡导将传统文化带入人们的衣食住行。